广东省 政策解读《关于单位从业的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印发了《关于单位从业的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粤人社规〔2024〕6号,以下简称《办法》)。现解读如下:

 

一、《办法》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已依法纳入了工伤保险范围,目前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100万人。自2021年4月起,广东省率先创新政策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未建立劳动关系的8类灵活就业特定人员也纳入了工伤保险参保范围,目前全省灵活就业特定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超过100万人。国家高度重视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工作,近年相继出台了加强快递人员、货车司机等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有关文件。为此,根据实践需求,结合前期政策试行情况,我们及时修订完善2021年4月实施的政策文件,更好地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工伤权益,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

 

二、《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与2021年4月实施的《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相比,该政策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规范对象称谓。根据国家部署要求“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将原办法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修改为“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进一步规范政策保障对象称谓。二是拓宽参保群体。根据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部署,《办法》增加了未与从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和“运输司机和乘务人员”等两类参保群体,原8类特定人员也拓展为10类参保群体。三是强化风险防范。原办法试行期间,发现有部分用人单位将应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职工违规改办单项参加工伤保险,逃避了参加其他社会保险险种的法律责任。为此,《办法》明确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将严格核查用人单位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的参保条件,如发现属于隐瞒存在劳动关系、违规改办单项参加工伤保险的,此类违法参保线索情况将抄送社保征缴机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险合法权益。

 

需要强调的是,用人单位不得通过虚构用工关系、“假发包、真挂靠”等违规方式,为不符合规定的人员办理单项参加工伤保险;不符合《办法》规定参保范围的其他从业人员,用人单位也不能为其办理单项参加工伤保险。对于上述违规参保风险情形,人社部门将开展严格调查核实,有可能不予受理其工伤认定申请;如发现存在参保单位或从业人员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错误的,将按规定撤销工伤认定决定,涉及骗取工伤保险基金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1. 广东省 图文解读《关于单位从业的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 [2024-05-21]
  2. 广东省 关于印发《关于单位从业的灵活就业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的通知 [2024-05-08]

来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