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费用结算单应该怎么看?医保报销金额是怎样算出来的?医保报销公式…


医保结算单分为费用信息、总费信息、医保统筹部分和个人负担部分。

 

费用信息:医院根据参保患者此次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分类项目信息,主要包括床位费、诊查费、检查费、化验费、治疗费、手术麻醉费、护理费、卫生材料费、西药费等。

 

总费信息:参保患者本次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总额。

 

医保统筹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自己掏钱的部分,含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政府主办医疗保险报销费用。

 

个人负担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需要自己掏钱的部分,含个人自付和个人自费部分。

 

其次,在医保结算单中,你需要知道这些名词:

 

甲类:可全额纳入报销范围内,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

 

乙类自付: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比如一个乙类药品的价格是100元,个人需要先行负担5%,那么剩下的95%再纳入报销范围。

 

本次起付线:就是咱们常说的门槛费,是指参保人在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之前需要自己先行支付的费用额度。在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报销比例:指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根据地区和要求的不同,医保的报销比例有所不同,您可以前往当地医保部门查询。

 

个人自付:医保统筹报销范围内的药品、诊疗、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报销后,需个人支付剩余的费用。

 

个人自费:医保统筹报销范围外的药品、诊疗、医疗服务设施等,需个人全额支付。

 

超限价自费金额:药品和诊疗项目的费用超过了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需要患者自行承担这部分费用。

 

那么问题来了,医保结算单里的报销金额是怎样算出来的?先来看一个公式。

 

医保报销公式:

 

医保报销的费用=【(甲类药品的全部费用+乙类药品扣除自费部分的费用+其他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起付线】x 报销比例

 

了解了影响医保报销的几大因素后,大家可以来试试这道“应用题”看看懂没懂:

 

示例:王大爷某次就医,发生了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诊疗费用2000元,甲类药品1000元,乙类药品2000元。假设当地的乙类药品的自付比例为10%,起付线是800元,王大爷参加的某地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为80%。请问,王大爷的医保可以报销多少钱?

 

答:根据上面的公式,王大爷可以报销的费用=“医药费的总和”-“乙类药品中需要自行支付的费用”-“起付线费用”,最后再ד报销比例”。

 


发布: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