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金的高低和退休前的工资级别关系大吗?


公务员的养老金的高低和退休前的工资级别关系大吗?我认为还是比较大的,不管是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公务员,还是按照新办法退休的公务员,养老金和退休前的工资级别都存在比较大的关系。

 

按照安老制度办理退休的公务员,养老金按照本人退休前的工资总额,结合自己工龄的比例来计算的,比如工龄30年以上的公务员,养老金可以享受原工资待遇的90%。而原工资待遇是根据本人的工资级别来确定的,工资级别越高,每月领取的工资就会越高,退休后按照工龄的比例计发的养老金就会越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级别是工资高低的基础,工资是养老金高低的基础。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来组成。

 

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来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的1%的基础养老金。对这个计算方式的理解,首先就是要明白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所谓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就是我们所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每年由人社部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公布,作为计发养老金的一个基本数据,也是一个最基础的数据。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基数,是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体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就会越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会越高。

 

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其计算办法是按照养老金计发基数来乘以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这个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每年的缴费基数和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60%到300%,最低的为60%,缴费指数就是0.6,最高的为300%,也就是3.0。

 

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就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的乘积,也可以理解为是本人平均缴费贡献占养老金计发的比例,这就是养老金计算中的分配机制或是分配的比例,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越高,指数化缴费工资就会越高,占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比例就会越高。本人,基础养老金就会越高。

 

但为了更加公平,基础养老金是按照计发基数和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来作为基数,这对缴费指数比较低的人更加公平。比如计发基数是8000元,平均缴费指数是60%,指数化缴费缴费工资就是4800元,和8000元相加后是12800元,除以2以后的平均值是6400元,平均值比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高1600元,每缴费一年要多16元的基础养老金。

 

这种计算办法是对缴费指数低于100%以下人的一种照顾。缴费指数的高低,也是和公务员的工资级别相关的,工资级别越高,工资就会越高,缴费基数就会越高,缴费指数也就会越高。

 

对于公务员缴费指数的计算,除了实际缴费指数以外,还有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由于没有实际缴费,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只能参考以前的工资级别,公司级别反应的是公务员的职务和职级待遇,最终体现在工资级别上,计算养老金时体现的就是平均缴费指数。

 

公务员由于还存在比较长的视同缴费年限,所以需要计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最关键的数据就是视同缴费指数化工资,然后按照视同缴费系数和视同缴费年限来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比如视同指数化缴费工资为每月8000元,视同缴费系数为1.4%,每视同缴费一年的过渡性养老金为120元,如果视同缴费年限是30年,每月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是3600元。过渡性养老金是公务员养老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过渡性养老金高低的因素就是退休前的工资级别。

 

综上所述,公务员退休养老金的高低和工资级别的关系是非常大的,工资级别越高,工资就会越高,缴费基数就会越高,视同缴费指数就会越高,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越高,同时职业年金也会更高。

 

来源:商丘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发布:20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