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23年社保基金收支分析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基金是顺利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关键,基金的多少与结构直接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宏观运行和发展趋向。2023年淮南市人社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相关社保基金政策法规,加强社保基金收支管理,加大社保基金监督,为全市社保基金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全市社保基金总体基本情况

 

 

社保基金总收入1826924.57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99142.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74390.83万元),比去年同期1645726.91万元增加169084.66万元,同比增幅11.01%,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287144万元、机关养老保险279692万元、工伤保险3515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80804万元、失业保险44132万元。

 

 

社保基金总支出1729643.78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583828.05万元),比去年同期1645439.53万元增加84204.25万元,同比增幅5.12%,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301512万元、机关养老保险240941万元、工伤保险3526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0045万元、失业保险51884万元。

 

 

 

淮南市当年社保基金结余85167.79万元,年末累计结余601578.67万元。

 

二、全市社保基金收支具体情况

 

(一)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收入方面:2023年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万1275031元,实际完成1287144万元,预算执行率100.95%,比去年同期473021万元增加22891万元,增幅为4.84%。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353620人,基金总收入1287144万元,其中:①养老保险征缴收入49591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495340万元100.12%,比去年同期473021万元增加22891万元,增幅达4.84%。影响我市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一是缴费人数的增长,二是缴费基数的增长,②上级补助收入757724万元,③利息收入833万元,④其他收入1396万元,⑤转移收入28500万元,⑥财政补贴收入2779万元。

 

支出方面:预算总支出1275031万元,实际发生1301512万元,预算执行率102.08%,比去年同期1205662万元增加95850万元,增幅为7.9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放人数215983人,总支出1301512万元,其中:①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750708万元(含丧葬抚恤补助支出24871万元),比去年同期686150万元(含丧葬抚恤补助支出19942万元)增加支出64558万元,增幅9.41%。主要原因:增加退休人数、调整退休人员待遇和离休人员一次性补贴等增补发因素。②转移支出5589万元,③其他支出1629万元,④上解上级支出543586万元。

 

 

 

结余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当期结余为-14368万元,年末累计滚存结余24905万元。

 

(二)机关事业养老(市级统筹)

 

收入情况:2023年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7969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 244320万元的114.48%;全市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60927人,基金总收入279692万元,其中:①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160552万元;比去年同期102608万元增加57944万元,增幅为56.47%,主要原因:一、参保单位缴纳了以2022.1-10基础绩效奖为基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二、根据省人社厅要求,2023年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基数增长导致保费收入增加。②财政补贴收入112852万元;③利息收入592万元;④转移收入5640万元;⑤其他收入56万元(其中33万元为追回以前年度待遇支出,23万元为滞纳金)。

 

支出方面:基金总支出240941万元,完成全年预算240056万元的100.37%;全市基本养老保险金发放总人数40649人,总支出240941万元,其中:①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240516万元,较上年同期215963万元增加24553万元,增幅为11.37%,一是正常退休人数增加。我市2023年年末退休人数为40649人,比去年同期38311人增加2338人,从而增加养老金支出;二是月人均养老金增加。我市2023年月人均养老金5106.73元,比去年同期4784.33元增加322.4元,从而增加养老金支出;三是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我市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精神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于2023年7月份调整补发到位。②转移支出426万元为跨制度转移个人账户支出。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38751万元,累计滚存结余66608万元。

 

(三)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收入方面:2023年我市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3515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30765万元的114%,比去年同期增加3520万元,增幅为11%。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54592人,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35152万元,其中:①征缴收入34526万元,完成全年征缴收入预算30015万的115%,比去年同期增加3773万元,增幅为12%,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1-4月实施阶段性减免政策,5月份起,贯彻落实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不再执行,2023年度全年均未执行阶段性减免政策;②利息收入608万元;③其他收入18万元。

 

支出方面:工伤保险基金总支出35261万元,完成全年预算35503万元的99.3%,比去年同期增加786万元,增幅为2%。全市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数7692人,基金总支出35260.85万元,其中:①其中待遇支出30116万元,完成全年预算30203万元的99.7%,比去年同期增加594万元,增幅为2%。主要原因一是享受工伤待遇人数增加,二是长期待遇标准增加。②上解省级调剂金5145万元。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赤字109万元(扣除上解省级调剂金5145万元,当期收支结余5036.35万元),基金累计结余32517.89万元。

 

(四)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

 

收入方面:2023年我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180804.87万元,完成全年预算151348.92万元的119.46%,比去年同期139672.96万元增加41131.91万元,同比增加29.45%。2023年参保人数1495747人,缴纳本年保费人数743385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180804.87万元,其中:①个人缴费收入78514.66万元,比去年同期48990.64万元增加29524.02万元,增幅为60.26%。主要原因是我市2023年税务进行多次批量划扣,加大保费收缴力度,提高缴费档次及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且业务系统开通对已缴费历史年度提档补缴功能,补缴资金增加。②财政补助收入83511.41万元,比去年同期81682.26万元增加1829.15万元,同比增加2.24%。原因是相较于2022年,2023年各级补助资金陆续到位,财政以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于2023年12月进行一次清算,故财政补助收入有所增长。③利息收入13642.40万元,比去年同期8073.84万元增加5568.56万元,同比增加68.97%。因2023年我市部分银行定期存款到期,且有利息收入,导致本年同期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④委托投资收益4082.15万元。⑤其他收入395.75万元,比去年同期377.95万元增加17.8万元,同比增加4.71%。主要是2023年我市持续处理“疾控民政火化数据”和“长期停发待遇人员数据”,同时补记了2018年邮储沉淀资金,即当年各县区追缴资金,故其他收入高于去年同期值。⑥转移收入658.50万元,比去年同期159.15万元增加499.35万元,同比增加313.76%。是因为到龄人员逐年增加,部分职工保险参保人员到龄后缴费年限不足选择制度转移并入城乡居保,导致转移收入较多。

 

支出方面:全市总支出100045.49万元,完成全年预算93402.20万元的107.11%,比去年同期84584.66万元增加15460.83万元,增幅为18.28%;2023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498309人,总支出100045.49万元,其中:①基础养老金支出87300.26万元,比去年同期76056.38万元增加11243.88万元,增幅为14.78%。一是2023年我市大力宣传参保扩面,鼓励居民提高缴费档次。二是较去年12月,我市今年领取待遇人员养老金提高5元,且到龄人员增加,导致支出增加。②个人账户支出10454.18万元,比去年同期6675.37万元增加3778.81万元,增幅为56.61%。原因是上半年新增到龄人员增多,且我市积极开展火化疾控信息比对工作,清退部分个人账户,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增加。③丧葬支出2090.85万元。④转移支出200.19万元。

 

 

 

结余方面:当期收支结余80759.3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74562.17万元。

 

(五)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收入方面:2023年全市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44131.70万元,完成全年预算42842.60万元的103.01%,比去年同期45172.26万元下降1040.56万元,同比下降2.3%。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17531人,基金总收入44131.70万元,其中:①失业保险费收入26990.05万元,完成预算22731.36万元的125.08%,比去年同期25775.91万元增长1214.14万元,同比增长4.71%,原因是2023年调整缴费基数并进行补缴,保费收入增加,同时参保人数增加。②利息收入175.66万元。③其他收入220.30万元(滞纳金86.80万元,2021年稳岗补贴发放失败退回基金支出户5.77 万元,2022年稳岗返还资金发放失败退回支出户26.36万元,2022年12月失业待遇资金发放失败退回支出户0.59万元,追回2022年稳岗返还资金0.78万元,追回2022年技能提升补贴0.45万元,追缴2022年一次性扩岗补助0.1万元,追缴2022年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0.3万元,追回往年失业待遇99.15万元)。转移收入78.86万元。④上级补助收入16666.83万元,主要是失业保险省级统筹,省社会保险局按月拨付失业保险基金备用金,记入上级补助收入科目。

 

支出方面:2023年全市失业保险总支出51884.44万元,完成全年预算42842.60万元的121.10%,比去年同期104460.87万元下降52576.43万元,同比下降50.33%;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5060人,领取失业补助金2014人。全市失业保险总支出51884.44万元,其中:①失业保险金支出5022.97万元,完成预算4419.9万元的113.64%,比去年同期4269.11万元增加753.86万元,同比增长17.66%,原因是由于缴费基数增加,提高标准,导致该支出增速较快。②医疗补助支出1019.44万元。③稳岗补贴支出7105.84万元,④其他费用支出265.86万元(求职补贴和创业补贴265.86万)。⑤技能提升补贴支出2780.15万元。⑥其他支出526.81万元(其中失业补助金支出310.51万元,发放去年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71.4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43.2万元,退参保单位往年误报错报失业保险费1.70万元)。转移支出66.32万元。⑦上解上级支出35097.05万元,主要是失业保险省级统筹,保费收入上解省财政,基金结余上解8020.21万元到省财政。

 

 

 

结余方面: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7752万元,2023年累计结余2985.61万元。

 

三、我市基金管理分析

 

(一)社会保险参保扩面稳步推进。2023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在职参保人数分别达 39.87万人、31.75 万人、34.89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9.76万人,完成省年度目标任务。为 5.5 万名特殊人群代缴养老费 996.87 万元,确保困难群体参保代缴全覆盖。一是突出部门联动,深挖社保参保扩面潜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数据找人计划”,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数据共享比对,摸清扩面底数,精确筛选新增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目标人群开展靶向扩面,落实社保政策,促进应保尽保。二是加强阵地宣传,构建全方位宣传格局。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优势,深入乡镇、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精准开展社保政策宣传,为群众提供可靠、权威、温馨的政策解答和经办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参保氛围。三是优化暖心服务,提升企业参保积极性和满意度。联合税务等部门,紧盯新增注册企业,落实企业开办和社保缴费两个“一件事一次办”;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在企业开办的同时做好社保参保登记,主动靠前服务,按月上门做好参保指导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新办企业全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落实减免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023年,我市继续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和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工作,共为 98家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 2900余万元,惠及职工 8000 余人。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降费约 1.2亿元。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扎实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出台《淮南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试行)》,持续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稳妥推进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危化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三是落实待遇兑现,兜牢民生底线。延续实施失业保险阶段性扩围政策,累计向 483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 4574.88万元,向2014 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310.99万元,切实兜牢失业人员保障。

 

(三)社保基金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持续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年行动,持续开展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排查,完善基金安全风险防控政策措施,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信息系统风控预警功能,推进风险防控措施“进系统、进规程”,切实做好基金安全防控。贯彻落实《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强化目标绩效管理,健全社保基金绩效评价工作机制。2023年,开展警示教育3次,专项整治2次,专题调度会议3次,开展社保基金内部专项审计2家,社保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工作有序推进。

 

(四)社保稽核风控工作扎实开展。将内控稽核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采取日常稽核及举报稽核、书面稽核及实地稽核等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针对疑似死人假人、服刑人员违规领取、重复领取社保待遇等现象开展常态化稽核,全方位做好养老、工伤、城乡居保、失业等社保稽核工作。2023年以来,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预计累计稽核追缴941余人,挽回社保基金损失102余万元;征缴中心对全市企业随机抽取192户进行年审稽核工作,切实规范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行为,截止目前已审核通过44户。

 

(五)基金委托投资运营稳中向好。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2020年,我市划转基金5.07亿元;2021年,划转基金数额3.89亿元;2022年,划转基金数额5.68亿元;2023年,划转基金数额4.36亿元;2024年将归集6.14亿元,积极拓展定期存等多元化投资运营方式,增加了我市的基金投资收益。

 

四、基金管理下步安排

 

1、积极推进社保巩固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大力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业务专项整治检查,主要包括基金管理风险排查、重点业务专项检查、经办机构交叉互查、社保基金审计等,全面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和监督能力。

 

2、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开展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庭审实况等方式,深化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干部,教育引导社保工作人员强化法纪红线意识,把遵规守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贯彻落实社保经办政策。《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的颁布,我市将结合新年度参续保和提高缴费水平的工作安排,对全市社保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业务经办能力,强化经办人员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新的经办条例。

 

4、联动方式宣传社保。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及行政部门的联动,将社保相关政策、电子社保卡功能、社保办理流程等通过人社局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营造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

 

5、加强疑点数据稽核。以社保基金巩固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强疑点核查一是上级下发的疑点信息,百分之百核查清楚,对欺诈冒领采取多种方式追回缴入基金。二是对高风险点进行定期排查,把危险和隐患减到最低限度。三是开展常态化资格认证工作,减少死亡冒领情况的发生。

 

6、基金监督精准化管理。通过加强宣传举报奖励政策,充分利用第三方监督作用,接受社保基金监督举报受理,对有线索举报的查处情况和基金要情报告情况进一步深挖;通过“金保工程二期”基本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应用及社保稽核系统的运用加大基金监督规范化管理。


来源: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