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资阳市2021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的通知

资人社函〔2022〕112号


高新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级有关部门:

 

根据2022年全市企业薪酬调查数据分析结果,现发布《资阳市2021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9月19日

 

----------------------------------------

 

发 布 说 明

 

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指导的重要方式,是企业依法自主分配的重要参考标准。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是反映各行业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力方面的费用支出情况,为企业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提供参考依据。资阳市2021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是通过资阳市2022企业薪酬调查形成的。本次调查以市为单位抽取样本企业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以行业为分层依据,按照企业人数采用PPS(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抽样方法抽取企业样本,并对样本企业的全部职工进行调查,共调查全市18个行业门类的112户企业,涉及职工14008人。

 

调查的时期指标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工资分配管理综合软件系统,数据采集和审核上报分为5个层级,由企业自主线上填报,县、市、省逐级审核上报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承担本级审核责任。数据填报、审核设置了“逻辑性”、“合理性”两种审核条件,数据分析前对异常值进行了剔除;对样本数量不足、数据质量不佳的职业和岗位进行了删除,在本信息中不予体现。

 

二、主要内容

 

本次发布的信息的主体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共6张表。

 

第一部分是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共计2张表,包括:

 

(1)资阳市分职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2021年),此部分公布了138个职业的工资水平。

 

(2)资阳市分岗位等级从业人员工资价位(2021年),此部分公布了不同岗位类型的工资水平。

 

第二部分是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共4张表,包括:

 

(1)资阳市分行业企业人均人工成本(2021年),此部分公布了分行业下的人均人工成本水平情况。

 

(2)资阳市分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人均人工成本(2021年),此部分公布了分行业下不同企业规模的人均人工成本水平情况。

 

(3)资阳市分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效益水平(2021年),此部分公布了分行业下的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情况。

 

(4)资阳市分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人工成本效益水平(2021年),此部分公布了分行业下不同企业规模的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情况。

 

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

 

一、资阳市分职业从业人员工资价位(2021年)

 

单位:万元/年

 

二、资阳市分岗位等级从业人员工资价位(2021年)

 

单位:万元/年

 

第二部分 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一、资阳市分行业企业人均人工成本(2021年)

单位:万元/年

 

二、资阳市分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人均人工成本(2021年)

单位:万元/年

 

三、资阳市分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效益水平(2021年)

单位:%

 

四、资阳市分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人工成本效益水平(2021年)

单位:%

 

附 注

 

此次调查职业或工种的划分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进行规范,统计标准参照国际劳工局标准并严格按照国际劳工统计标准执行,主要指标解释如下:

 

一、分位数

指将通过企业薪酬调查获取的工资价位或人工成本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处在某个分位上的数据值反映的市场价位水平。

 

1.高位数(90%):将通过企业薪酬调查获取的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排在后10%位置的数据值,反映市场的高端水平。

 

2.上四分位数(75%):将通过企业薪酬调查获取的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排在后25%位置的数据值,反映市场的较高端水平。

 

3.中位数(50%):将通过企业薪酬调查获取的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排在50%中间位置的数据值,反映市场的中等水平。

 

4.下四分位数(25%):将通过企业薪酬调查获取的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排在前25%位置的数据值,反映市场的较低端水平。

 

5.低位数(10%):将通过企业薪酬调查获取的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排在前10%位置的数据值,反映市场的低端水平。

 

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

是指通过企业薪酬调查得出的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因向企业提供劳动而直接取得现金形式劳动报酬的价格水平。包括四个二级指标。

 

1.基本工资(类):是指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与劳动者本人岗位相对应的、发放周期和发放水平相对固定的工资报酬。如标准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合同工资、底薪等,也包括其它不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工资项目,如工龄工资(津贴)。

 

2.绩效工资(类):是指劳动者根据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集体或本人绩效或实际表现获得的浮动性工资报酬,包括按月度、季度、半年、全年考核发放的奖金、效益工资或奖金性质的绩效工资,还包括销售提成、项目奖金,特别奖励、技术交易奖、酬金、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年底双薪、全勤奖等工资项目。

 

3.员因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贴以及为保证其工资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的物价补贴,包括艰苦岗位津贴、夜班津贴、倒班津贴、保健津贴、技术性津贴、地区津贴等工资项目;包括过节费、各种交通补贴、各种通信工具补助、无食堂补贴、劳动者不休假的补贴、各种住房租房补贴,还包括企业从福利费用中支付的劳动者个人的各种现金补贴,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

 

4.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照国家和本地区有关法规政策,由企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是调查期内劳动者因超时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报酬。

 

三、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它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因使用各种人力资源所付出的全部成本费用,其范围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福利费用、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

 

1.劳动报酬(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2.福利费用:是指企业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冬季取暖补贴费(也包括企业实际支付给享受集体供暖的从业人员个人的部分)、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宫、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及丧葬抚恤救济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物业管理费、上下班交通补贴等。

 

3.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岗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费用和企业自办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等培训场所发生的费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

 

4.社会保险费用:是指根据国家法律,由企业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和补充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费用,也包括企业缴纳的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或储蓄性医疗保险。不包括不在岗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

 

5.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如保健用品、清凉用品、工作服等)的费用。不包括劳动保护设备的购置费、维修费以及个人只能在工作现场使用的特殊用品。

 

6.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从业人员的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职工宿舍的折旧费、企业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包括为职工租用房屋的租金、租房差价补贴、购房差价补贴等)和按规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困难补助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

 

7.其他人工成本:是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成本项目。包括工会经费,企业因招聘职工而实际花费的职工招聘费、咨询费、外聘人员劳务费,对职工的特殊奖励(如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支付实行租赁、承租经营企业的承租人、承包人的风险补偿费等,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费用以及企业因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其它用工成本等。

 

8.人事费用率:是指调查时期内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部分所占的比例。

 

9.人工成本利润率:是指调查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与人工成本总额的比率,反映的是企业单位人工成本取得的经济效益。

 

10.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是指调查时期内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与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值,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投入比率。


来源: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2022-09-19